梁田:可不是!
梁李氏把孩子们赶出去,免得在跟前碍眼。
姑婆生怕梁李氏反口,粥也不吃了,挎着篮子拉着孙子就走。
梁李氏的情绪很低落,她是传统教育的女子,受苦受难都咽下进肚子里不肯对外说一句。
奶奶默默擦拭眼泪,她来对梁田说:“对不起你了。”
梁田的小手放在奶奶的脸上,安慰她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奶奶对儿媳说:“你到娘家去一趟,就问有没有种蛋。借十个种蛋,还六个小鸡仔。”
梁李氏眼神动了动,最后没有说什么,进屋拿上草帽就出门去了。
奶奶也拿来了大草帽,一顶盖在梁田头上,另一顶盖在自己头上。
“去哪?”
奶奶:“去黄财主家。他家的鸡多,必定有很多种蛋。”
“黄财主是我们这十里八乡的大善人,他一定会乐意的。”
奶奶赤脚走在泥土道上,梁田踩着草鞋,走在奶奶的影子里。
梁田的步子小,走得慢,她也不嫌弃,祖孙两人就这样一步一步向黄财主家走去。
黄财主家的房子是砖木混合结构,门槛不高,大门也不是紧闭的,谁人都能来敲门。
当走到黄财主家时,正好到了吃午饭时间。
奶奶背着梁田在外头等,想等里边吃了饭再进去。
黄财主一家良善,见有人在外头探头,连忙将人请进屋。
犯困的梁田睁开眼看黄财主,只是迷糊看了眼,记不得他的样子。
黄财主家也不是什么豪华之地,院子里堆放着好些农具。
他家可能是靠着勤劳,从土地里发家,累积三代人的富裕才到财主的位置。
黄财主:“你真是有福,我家吃鱼正好被你碰上了,来一起吃口饭。”
奶奶:“不用了,吃过再来的。
你们吃饭,吃饭,不用管我。”
奶奶在台阶下坐下,让他们先吃饭。
“既然你已经吃过了,那就喝口米汤。”
说是米汤,其实是农家的粥,至少米粒比水多。
一碗下去,奶奶填饱了半个肚子。
两岁的梁田睡着了,迷迷糊糊的也被喂了两口。
奶奶不去看餐桌上有什么菜,也不去看财主一家吃饭,而是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对财主娘子说话。
娘子和善,问梁家是不是有困难了。
奶奶:“老头子吃药欠下的外债都还得差不多了。有才,再走一趟镖,就够还了。”
“就是家里小孩都在长身体,买不起肉,想着多养几只鸡,过年过节能解解馋。”
财主娘子通透,知道梁奶奶要什么了。
“我这有好些种蛋,那些母鸡啊,不爱抱窝,不如你拿去孵。
等鸡长大了,再还我相应的鸡蛋数。”
“那可不得等很久。这样,等小鸡孵出来了,我还你一半小鸡。”
黄财主和夫人对视,知道这个梁奶奶是个诚实人家。
“一半太多了,四成吧。”
黄财主强调说:“孵出小鸡里的四成小鸡,不是种蛋数的四成。”
奶奶连连磕头感谢。
“你这老人家,客气什么。
我厨房里,还有一段鱼尾,你带回去熬汤吃。”
说黄家是大善人毫不为过,待人和善,礼数周到,紧人之所急,绝不让人尴尬。
这般良善之家,定能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