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短视频之中开始流传于翰墨的黑白照:
“悲痛,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于翰墨院士,于昨夜凌晨一点二十三分,因多脏器衰竭,不幸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于翰墨,华夏科学院院士,清北大学材料科学终身教授,其一生致力于研究新型材料,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痛失顶级材料科学家,临终留下六代机机身材料机密。”
此时,在秦明事先准备好的地下秘密科研基地之中,于翰墨红着眼眶看着自己的葬礼:
“能够享受国葬,我这辈子算是值了。”
随后他关上手机,平复心情后看向秦明说道:
“我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
目前的人手,明显还不足以研究那铜人,但是事先让于翰墨看一看也不是不可以。
秦明刚走到被红布盖着的铜人旁边,一把将布扯了下来:
“接下来,你需要研究的就是这具铜人的表面材料,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的将其复刻下来。”
于翰墨看着那铜人,戴上了老花镜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不久后,他连连发出惊叹:
“这种材料的强度远超我所知道的一切。
即使我研究出来的六代机机身材料,也不及这铜人强度的十分之一啊。”
于翰墨心中好奇:
“秦先生,敢问这铜人是出自谁手?”
秦明笑道:
“出自我们的老祖宗。”
“我们的老祖宗?”
于翰墨猛然惊醒:
“这具铜人存在多少年了?”
秦明说道:
“至少一千五百年。”
“一千五百年?”
于翰墨倒吸一口凉气:
“竟然是一千五百年之前的产物,当时怎么可能有如此科技?”
秦明接着说道:
“这并非是简单的铜人,准确的说,这是一具机器人。”
“或许是其中的能源已经耗尽。
若是有能源的话,这机器人可以自行移动。
可以自行防御和攻击。
更可以多数量协作,布置阵法。”
作为科学家,于翰墨对于科技方面的咨询非常关心。
可如今的机器人科技,根本就达不到这样的成果。
可面前的这具一千五百年之前的机器人,竟然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他有些不太相信:
“秦先生,这是你亲眼所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