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大房还是读书人家出身呢,也不知道怎么教养出那么凶狠的女娃,一个把妹妹推水里想淹死人家,一个呢像个土匪一样带人打上别人家,不得了呀,真是世风日下。”
“这样的女子谁家敢娶回去做媳妇啊,没得带坏了家里人!”
“只是带坏吗?那可是敢打敢杀的人呢,这才多大点就狠成那样,跟这样的人相处你们不怕吗,谁知道她什么时候坏了心眼要害人呢。”
“为一桩亲事,就向至亲之人下手,唉,够狠毒呀!”
“也就你俩以为只是一桩简简单单的亲事,我告诉你们,这里头还有道道呢!”有个妇人得意的卖了个关子,然后在另外两个妇人的催促下,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杨家大房这个二女儿原本是跟荥阳郑氏十九房的后辈结的亲,那郑家子的爹也不知道是何原因被官家打压,撸官贬成了平民,这杨家势利便悔亲了。
说来这大房也挺厉害,转头就与范阳卢氏的族人结了亲,她家结亲还是在长春大酒楼专门包了房,在好多贵夫人见证下交换了信物。按理说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对吧!可谁知郑家又起伏了!
还是读书人呢,这大房也真舍得下面皮。大房退亲后郑家与二房已经重新结了亲,大房却不管,仗着是掌房生生的逼着二房退亲,那二女儿为了争这门亲更是直接把人推进水池子,想取而代之。”
“不是吧,这里头还有卢氏的事,不得了呀,大房这女儿是天仙吗,五姓七望居然许了两家?”
“肯定有过人之处吧,不然杨家怎么会在两个世家之间挑来选去?”
“嘿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十个手指头还有长短之分呢。五姓七望是高门大户没错,对我们普通人家来说哪家都可望而不可及,可杨家是权贵,人家有底气,选哪家可不得权衡一下?”
“哦,明白了!说来说去不就是杨家觉得卢氏不如郑氏嘛,要不然他们明明已经与卢氏定了亲,听到郑家的人起伏了,又巴巴的跑回去夺亲!”
“他家这么做不是在打卢氏的脸吗?你说这卢氏也奇怪,这么些天了都没个动静!”
“说不定卢氏呀真的不如郑氏。对了,听说那杨老爷要去京城任职,是个大官,别是卢氏也惹不起的大官吧,卢氏没有出声或许就是惧怕杨老爷的原因呢?”
卢氏不如郑氏?害怕杨旭宁一个还没上任的小小京官?卢世平一张脸气的铁青。
好你个杨家!走着瞧!直接扔了一锭银子在茶桌上,卢世平怒气冲冲离了茶楼。
卢世平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三个“谈”的兴致勃勃的妇人便放小了声音,嘴角含笑,开心的很。
这几个人其实是张书雅特意安排的。
为的就是告诉卢世平这位卢家嫡系掌事人,杨家的掌家夫人黄玉蓉觉得你卢氏不如郑氏,许了女儿又怎样,我想悔便悔了,还要踏着你卢氏的脸!
卢世平回到自己的住处,立马把自己的得力手下叫了来。
王家两兄弟是他几年前收下的。他俩原本是靠劫道过活,身手不错,大唐立国政权收拢之后,官兵开始对各地的山匪流寇进行清剿,王家两兄弟逃窜时因缘聚会下相识便投奔了他。
他将两人带到了平城,这两人捞偏门是一把好手,很快聚拢了很一些地痞杀才,在卢世平的资助下开起了花楼和赌坊。这伙子人敢打敢冲,不怕犯事,慢慢的成了平城一股地下势力,三教九流的都有涉及。
王家两兄弟的人很快就把事情查明白了,与酒楼那几个妇人谈论的情况一致。只是当中多了个缘由,杨家结亲的卢氏族人只是一个外嫁女的儿子,结这个亲有点骗来的意思。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外嫁女也是卢氏的人,杨家大房折辱卢氏也是真。
杨青山恰恰是倚红楼的常客,一个爱赌又没钱的纨绔废物,几张欠款条子就能吓住他,都不用刻意再想法子。
至于二房卢世平想想就丢开了。二房是杨家历来最悲剧的人物,常年被杨府打压,接受亲事还是被抢亲都无可奈何,为这桩亲事还差点赔进了一个女儿。现在更惨,都被出族了。
卢世平是打定了主意让杨家大房吃苦头。
嫌弃卢家的门户不想结亲,我偏要你这了不得的女儿嫁过去。
你要找个显亲压我卢氏,我偏要这毫无根基的村妇与你做亲家。
卢巧珠是个什么货色卢世平太清楚了,那就是个坑蒙拐骗的行家,还有她同样“出色”的儿子,这两个人有他当靠山,绝对能让杨家大房吃大亏。
本来已经安排好了王家两兄弟办事,卢世平猛然间想到,那杨家大房并不是个守信之人,他觉得该给他们点教训,免得他们又临时生事。
王家两兄弟接到这个任务正愁心怎么安排呢,杨家毕竟是官家,他们这些道上混的一般情况下还是不太愿意与官家之人生出麻烦事的。
谁知转头手下人就说,下面的人发现了过江捞客,这外头来的居然把杨府大房的庶小姐给捉了。而更奇妙的是,这位庶小姐当时正与身份只是杨府下人的情郎私会。
卢巧珠帮忙出了个主意,杨家不是嫌卢家门户低么,若是再有个奴仆女婿,她儿子不就水涨船高了,两个女婿之间一个穷,一个身贱,大家彼此不嫌弃。
再说了,他们若不帮忙,这位庶小姐只能悄没声息的被卖到其他地方去,有点姿色的女子被拐卖后下场并不好,传扬出去杨家还要什么名声?杨家得感激他们做了好事。
知道卢世平怒火的原因,王家两兄弟觉得这事儿若做成了还挺能帮卢世平解气的。他俩本是无法无天之人,又有卢巧珠在一旁怂恿,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这也是陈三为何说付春江有可能享个艳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