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没了崔家的助力,主家还会看重自己么?杨老太爷自嘲的笑了。
自己家不过是一个偏支,没有崔家的助力,声名败坏,不对!二儿子的倩芸与郑家结着亲,郑家可是北地最大的势力,比崔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冲前几天郑老夫人亲自上门看望倩芸,这份看重就是他杨旭宁还可以被主家重视的倚仗,他的官身还有指望。
看来以后,对二房的态度必须要好点了,杨老太爷心中有了思量。
送走杨家父子,崔管事再回崔家内堂时已然是另外一副面孔,径直穿过几道门廊,来到内院的一个大屋里。堂上人不少,上首正是杨老太爷想要面见的崔家两老。下首是崔家大儿崔玉谨夫妇以及崔玉堂父子。
“老爷,人已经送走了,他们送来的礼也给退还回去了。”崔管事躬身回话,然后恭恭敬敬的站到了崔老太爷的身侧侍候。
崔老太爷点点头,手里把玩着一件玉器慢条斯理的笑道:“这杨旭宁当年还是有几分能耐的,风流才子,人也长得好,在杨家也算得上是个人物,颇受杨家看重,我那时觉得跟这样一个能耐人结个亲也不错,就给宁儿定下了。
没想到他杨旭宁如今是越活越回去,瞧他那一家子,除了老二一家,其余都是些什么货色?他连好賴都不分清,把能耐的儿子逼走,留着那蠢玩意儿守家业,他的眼睛是给眼屎糊住啦,这样的亲结来何用!”
崔老太高兴了:“如今宁儿没了这桩亲,倒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好好相看了。娶妻当娶贤,瞧瞧杨家就知道,宁儿的亲事要好好访一访再定。
杨家当年的家业几乎都是前两位妻室撑起来的,可惜那两位命不好,都在生孩子上丢了命,杨旭宁现在的继妻就不是个好的,好好的一家子给她搅的一言难尽,越来越差,瞧着吧,杨家早晚得败掉。”
“宁儿的亲事有劳长辈们费心了。”崔永宁起身恭敬行礼。
“好孩子,你的事我们肯定会给你操心,你好好做学问就好。”崔老太笑道。
崔大夫人扫了一眼众人,忽然道:“媳妇倒想起了个闲事讲给大家听。”
“哦,你赶紧说说。”崔老太眼睛一亮,后宅妇人无事,就喜欢听听别家的私密事。
厅堂里的男人们也被吸引了。
见公公也有兴趣,崔大夫人连忙说道:“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的重儿才两岁,有次我去庙里上香给家里祈福,路上遇到了个妇人求我收留救命,我想这不是去拜菩萨吗,这是做功德呀,就顺手给收下了,那妇人就是现在我房里针线房的董妈妈。
这董妈妈当年是个接生婆的媳妇,有次跟着她婆婆去帮一个富贵人家接生。本来是轮不到她们这等身份的人去帮忙的,当时那家原本请的接生婆出了事,产妇又是在巡庄子时发动的,这才临时找了她们接手。
董妈妈帮着做杂事,因为难产也把她给叫去帮忙了。这产妇大出血,可凶险了。你们知道这产妇大出血是什么原因吗?”
“哎呀,你赶紧说,卖什么关子呀!”崔玉谨不满的催促道。
“董妈妈说,产妇当时生产是有些困难的,因为还不到生产的时间,但她婆婆手艺不错,就当时的情况未必不能顺利生产,但是后来,产妇却血崩去世了。
她婆婆偷偷告诉她,她发现主家随行婆子不对劲,居然给产妇灌加了红花的参汤,她能做到的是尽力保住小的,知道别人的阴私事可能会出事,让她赶紧找机会离开。
董妈妈于是躲到了山里,隔了两天后再回去发现婆婆已经没了,还有陌生人在寻她,恰巧我经过,她认出我们崔家的马车,想活命便拦了我的车。”
“这产妇是杨家的?”崔老太猜测。
崔大夫人点头:“是的,产妇是杨旭宁的第二房继妻,也就是杨青松的亲娘。后来我着人打听了一下,人是杨家的一位主家夫人作主给杨旭宁娶的,只是当时杨旭宁跟现在的继妻已经搅和到了一起,这亲娶的不情不愿。
前脚把人娶进门,后脚杨旭宁就把现在这位抬进府作了妾。他们府里想来也不太平,人刚去杨旭宁立刻扶正现在的这位,你们说那位的去世跟现在这位能没干系?”
“这个消息很重要,玉谨媳妇这个人救的好。”崔老太爷眼中闪过亮光,“杨青松是个厉害的,他名下的小辈也不简单,别忘了他家的小丫头许了郑家的浩哥儿,郑家那老货精明着呢,浩哥儿就是他的眼珠子。
我听闻那天郑玉珠亲自上门,呵呵,还不是作那相看的事,若那丫头蠢笨,绝对过不了郑玉珠的眼。两家的亲事现在还好好的,听说关系现在还更亲近了,就冲这点,我们掌握的这个消息就千值万值。”
崔玉谨拱手道:“父亲,这消息若对杨青松有用,那要在什么时候卖给他呢?”
“急什么,杨青松那家人越发达这个消息的价值越大,他是个出了名的孝子,依他性子断不可能忍下杀母之仇,你们给我守好了消息。”崔老太爷眯起了眼睛嘱咐道。
众人连忙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