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军队没有传闻中那么能打,组织的抵抗非常有限。
刘玄定了定心神,分别给铁甲军、流民军用“桃园结义”锦囊治伤。
伤亡还好,有铠甲保命,战斗的时间又短,刘玄很快就救下重伤之人,只死了三十余人。
刘玄让人登记造册,回去抚恤他们家里人。
刘玄打败了流民军,第一时间拷问他们和其他流民部队的情况。
原来他们这支队伍,有十万人之巨,裹挟着莒城的百姓十万多人南下,打算联合另外的5支流民部队,啃一啃乐安城。
现在营地里,只有十万人,另外的人去四处找吃的了。
都是为了一口饭啊!
刘玄把他们分割开来,和莒城的8万幸存百姓一起,暂时看押,就在原营地做防御。
自己顾不上休息,他还要去安定城一趟,把粮仓都补充齐整了,才不至于出乱子。
上午十一点的时候,他赶回来了,先进入乐安报喜讯,然把银龙军带出来。
让他们给俘虏的流民军做劝降工作。
刘玄知道,就算他有十万张嘴,都不如老乡的话好使。
琅琊郡的流民都是从东边5镇来的,银龙军可全是他们的同乡,这些人说话比较管用。
这个办法确实有用,刘玄上午把银龙军带出去,下午扎营时就铺开招安工作。
按照镇、郡、城、县,依次分下去,各找各的老乡。
熟人见面,就好说话些。
加上临时搭建了仓库,刘玄放置完粮食,帮他们填饱肚子,气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等第二天的早饭吃完,这十万人就补充进了银龙军,一起处理尸体。
这时候,又有一支3万人的队伍回来了,看到旗帜不对,又不想离去,远远观望着。
刘玄就让新加入的流民去当说客,把他们也说服了。
门外的3万人,也是为了一口吃的。
有饭吃,谁愿意拼命啊!
刘玄这下也不着急回去了,就在原地等着,有人回来,就把队伍分拆,编入银龙军麾下。
刘玄喂了他们三天,看人都回来的差不多了,才带上所有人,朝着乐安城的方向走。
中间不停的有人申请,说要离开队伍,过两天回来。
他们都有认识的老乡,想一起带皇帝身边来。
刘玄答应了,相信这些百姓的朴素情感。
队伍在傍晚前,驻扎在了乐安城下,老岳父出门来迎,感谢刘玄替他儿子报仇。
紧接着提出要求:
“不准进城。”
不管是莒城百姓,还是流民军,都只能待在城外,进去了,乐安城百姓受不了,主要是很难让人放心。
触及到关键利益,就严肃起来了。
刘玄一想,他要伺候北境千万流民,确实不能都进城,也可以答应。
但城内这么多老爷,一点血都不放,这不合适吧!
刘玄趁机提出:
“流民我来管。”
“但是莒城百姓,是琅琊王的子民,岳父大人难道不应该分担吗?”
司马熙只好尬尴一笑,解释说:
“乐安城也没多少粮食,这莒城百姓,臣也照顾不过来。”
刘玄看机会来了,趁机讥讽:
“那看来,全是朕的事了。”
司马熙想说困难,刘玄瞬间顶了上来,道:
“如果让朕来管,也不是不行,但如果退了贼寇,那这莒城,朕也是要多管几年的。”
这话说的司马熙汗颜,他虽然不想掏钱掏粮食,可是不出点力,那琅琊收复之后,也就少了一半领地啊!
最后只能含泪答应,管理莒城的百姓,直至收复失地为止。
他话这么说,正中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