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则不会参与这些事情,高层的权力则最多只是起监督作用。
但是赵玲儿自然不会同意,她认为最高层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利,这样才能高效的管理和控制。
两个人各不相让,最后闹到了叶雨泽那里。
服装厂丁暖叶雨泽也是头疼,如果这个国家是他的,他自然会由得赵玲儿折腾。
毕竟她的理念和自己这几十年生存环境更契合。
但是如今这里是女儿的,她和杨三自然有权利去决定怎么做。若是冒然插手,自然容易弄成个似是而非。
比如马赛,如今就等于两种制度并存,虽然有着一定的优越性,但矛盾同样也是多。
经过一番劝说之后,赵玲儿还是决定放弃了,只找问题,而不去试图改变什么。
也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去改变人家现有的结构。
这样做事当然不爽,人家各地都有自己的制度,赵玲儿若是不熟悉,难免会闹出笑话。
毕竟有些制度还是很奇葩的,比如早上上班第一件事是拜神,这种事儿在赵玲儿看来就是笑话。
可是在这里,不拜才是大逆不道,被大家鄙视。
所以,赵玲儿也学乖了,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先熟悉当地各种规章制度,以免闹了笑话。
不过这对于一个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她来说,表面上的东西,自然掩饰不了内在的本质。
所以,抓人纠偏这种事情对她而言也是轻而易举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语言不通,所以她的助手都是会英语的本地人。
军垦城工作几十年,她们这些体制中人,基本都掌握了英语,没办法,倒不是有人要求。
而是军垦城外商太多了,事事都要找翻译,麻烦的不行。
赵玲儿是个做事非常踏实的人,不骄不躁,她先从首都的各个部门查,一个个的走访。
说实话,对于一个新兴国家来说,虽然存在的问题不少,但总得来说还不错,这也让她很欣慰。
这也得益于严苛的监管制度,那些议员们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索国的议员普及到乡镇一级,他们会拿一些补贴,但并不高,平时该干啥干啥。
每次有什么决策的时候,他们会开会决定。所谓的自制,就是每一级政府都有自己的权利。
除了宪法之外,他们可以选择性的执行一些国家发行的政策,当然只民生方面的。
牵扯到国家安全以及大的方针政策,自然要毫不犹豫的执行。
而民生政策主要是因为各地情况不同,民风不同,他们可以酌情进行修改。
而税收,除了必要的那一部分,其他的都可以留下来用于当地的发展。
叶雨泽对于这些无感,国家是人家的,怎么治理自然是人家的事情,没必要去掺和这些。
对于赵玲儿自然也进行了劝说,赵玲儿经过仔细思考,也就想明白了。
马玲经过了一段家庭妇女的生活之后,终于也是过够了。
忙碌了多半生,已经习惯了那种节奏。此时的含饴弄孙,时间短了还好,稍微一长就失去了耐心。
如今家里儿媳妇阿依江已经调去了省城,她帮着弄了一阵孩子之后,儿子也去了省城。
老公还没到退休年龄,她自己整天在家也是烦的难受。于是在赵玲儿喊了两次之后,她也来了。
张峰是不同意她过来的,几十岁的人了,找这个累受干嘛?
不过一天天看她闲的难受,也就不管了。而且马上他也要二线,到时候还可以过来陪他。
在军垦城待了半辈子,换个环境也不错。
赵玲儿有了马玲,也是如虎添翼,她这个人冲劲比较足,而马玲做事比较缜密,两个人配合起来非常合拍。
随着对这种制度的了解,她们也发现了其中的好处,最起码,机构不会那么臃肿,省下来大量资金。
叶雨泽和杨革勇都不爱在这里待着,英迪拉拽着他回阿三国,叶雨泽也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