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快到潼关了。
华盖车摇摇晃晃,鲁肃的思绪也摇摇晃晃。
鲁肃表面上看起来悠闲,实际上心中很忙乱。
不仅是要忙着观察,忙着记忆,还要忙着推算,预测。
山东就这样输了?
鲁肃一直都快潼关了,心中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他知道骠骑的优势大,可是他没想到会这么的大!
这也不仅仅是鲁肃一个人的疑惑,也可以是山东到江东很多士族子弟的疑惑,这曹操曹丞相,也就这样完了?
他们不见得会多么尊重曹丞相,但是他们一定会尊重曹丞相手下的兵马!
那可是数万精兵啊!
虽然曹操经常动不动就宣传他那数十万的人马,鲁肃也知道那是虚的,但是再怎么虚,十几万总该是有的,再压缩一下,大几万人也绝对不少了!
几万人,就算是几万头的猪,也是不好砍杀的…
所以,是不是曹丞相能力太差了?
要是我上的话…
江东常备军力才多少?
江东对外宣称,也是有三十万的,但是实际上常备兵力只有三万左右。
而且还有很多是水军!
在战急之时,紧急扩充一下,可以一个老兵带二新兵,或是一带三的扩充到十万人以上,但是其中有很多兵卒就是没有经过什么正儿八经训练的农兵了,拿着长矛就上阵,比起黄巾贼恐怕就是多一件破烂盔甲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骠骑宣称八万人,山东江东的人基本上就认为骠骑军大概只有一两万。
以己度人么,不都是这样的么?
所以这一两万的兵马,打败了曹操手下近十万?!
别说鲁肃了,就连周瑜都不信!
周瑜当时已经算是将骠骑军往高了预估了,说斐潜能和曹操抗衡,大体上是均衡的,所以江东投注会是决定性的力量…
现在事后来看,周瑜的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早知道当时就应该劝说周瑜搞江北…
鲁肃毫无节操的的琢磨着。
政治么,节操是什么?
尤其在江东。
孙策的死,江东士族不敢说有直接参与,但肯定是有提供便利的,否则孙策去打猎的位置,还有日常的行为习惯,真就是几个刺客随便都能到手的信息?
可就算是孙大帝知道,他又能奈何?
旁人不清楚孙权和江东士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好还是坏,是对立还是媾和,鲁肃能不清楚么?
孙权是恨江东士族入骨啊!可是翻脸有用么?孙大帝和江东士族翻脸几次了?翻完脸之后还不是要乖乖低下头去请张昭去做和事佬?要不然张昭那个臭脸,还真以为孙权愿意看啊?
江东士族如果第一个死,第二个死的肯定就是张昭!
所以啊,人想要什么,和真正能做到什么,往往是两回事。
现如今鲁肃还不知道江东西征已经败落,所以他还没有确定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做…
毕竟按照江东的尿性,江东的爱好和平,对于江北没兴趣,愿意和江北和平共处,其实都是有大前提的!
要是江东随随便便出点兵马,就能平推江北,试试看江东还会不会继续保持和平?
若打了,不但打不下来,而且还要损兵折将,那么谁愿意打?
所以,鲁肃觉得,江东的对外策略,是不是应该做一些调整了?
他来潼关,而不是在长安继续等待,也就是为了亲眼看一下斐潜和曹操之间的战争战场,是不是真的有这种决定性的变化。
现在江东人所忌惮的江北势力,曹操曹丞相,就这样被关西大汉推倒了…
关西大汉…
鲁肃瞄了瞄在车辆两侧名为护卫,实际上是监视的那些骠骑骑兵。
确实是膀大腰圆,和江东那动不动捏个兰花指的士族子弟相比…
算了。
麻烦了啊!
西面涌动的铁骑,在董卓之后,那飘扬的三色旗帜,就即将扩散到山东,甚至是整个天下了?
应该,或许,大概,没这么快吧?
但是,谁能说得准?
就像是这一次的曹军,说败就败了,似乎就像是崩塌的堤坝,第一眼的时候,看着还在,然后再一眼的时候,就已经无影无踪了。
其实鲁肃也知道,独守江东,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和楚国,都是被鄙视的蛮荒之地。
现在关中抖起来了,但是楚国故地,现如今的江东,还谈不上什么经济腾飞。
如果闭守江东,虽然有大江维护,作为天险的屏障,但是也同样被大江所困。
江东没有船不行,但是太多船了,便是被船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