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夹菜的手顿时停了一下,“嫂子,小伙家里还有别的亲戚帮衬吗?”
“旱灾瘟疫那年死的就剩娘俩了,孩子确实就像你根嫂子说的那样,还是一个孝顺的好小伙子,”黑婶子看着春花笑。
“婶子……”春花也笑开了后面的话自然不言而喻了。
“俺家草儿都十七了!性格老实又温顺的,这附近的适龄的小伙子我都打量过,俺跟她爹她爷左右掂量半天没有合适的,这不俺头发都愁白了嘛!”
“你不嫌弃他家穷呀?”狍洞娘笑着打趣他。
“穷点怕啥?说句不好听的大话,俺跟她爹手指漏点都够他们好好过起来了,当初俺来郑家有什么呀?现在俺家缺什么?六嫂是知道我的光光一个人,要不是我爹心疼我跑的快,现在还在山上给人当尼姑的,如今回去一趟我哥嫂不还扒着捧着顺俺吗?”
“只要小伙子勤快踏实不欺负俺草儿,就像嫂子说的一年种三个月萝卜就能种起来,俺家丫头婶子是看大的,他们要真是登对了她会不孝敬她婆婆吗?”
“既然春花掂量的清楚了,明天俺跟你叔回去蹚蹚水,后面再带你们两口子过去看看小伙子。”
“好嘞婶子,春花先提前给您敬个媒人酒,”春花满脸喜气的站起来,又给老太太倒了一杯红豆茶。
“没个正经样的,”狍洞娘轻轻的拍打着春花笑。
锅屋笑闹的气氛越发的热闹,商秋在边上听的津津有味的,她当初怎么没人给她左右打算呢?
杨家的院子哄哄闹闹了一天才结束,傍晚的时候几家人赶了马车回大院。
路上没别人的时候,春花把秀水村的小伙跟夫君和公爹说了。
“会不会太远了?”树疖子迟疑了起来。
“远到不是个问题,如果真像你婶子说的老实勤快,俺们就带他过来种萝卜,以后历练好了就接替我的位置收甘蔗,俺们这些老家伙都干不动了,大院得要知根知底的人才行,明天一早我跟你黑子叔一起过去看看人,草儿她们就姐弟两个得相互帮着过起来才行。”
“那听爹你的安排,”树疖子没有任何的反对话,他媳妇和他爹都是为了家里的草儿好。
晚间上床商秋把听到的话跟杨二郎说了一遍。
“玉花那是娇惯过了头,即使灾年她都是能吃饱喝足的,享福的日子过早了,你看咱麦子的为人处事,跟这几家人哪个不亲?”
“其实闺女最不喜欢跟人亲近了,人情世故生来就是立足的根本,这话还是你对我们爷几个说的,自己把自己惯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后面有的苦呢!”
商秋躺平看着上空半天,好吧!这是一个人情的世界,匮乏的物质贫瘠的知识,让人不得不生出七窍玲珑心来应对。
茶块的亲事定好,杨家又回归了正常的节奏。
一个月后老大老四背着包袱,坐船走水路进京为来年的考试做准备。
茶块田块每日天不亮去书院,天黑透了才回家,夜以继日的苦读温书。
“继业,你说他们两个是不是吃错药了?”
杨二郎伸头看半天,“不像,应该是被老大刺激了,老大写信来不是说京中有什么机巧的玩意吗?还专门给寄了样子图回来,老二摆弄了好几天,还去找了他们书院的夫子帮忙了。”
“应该是特别厉害的东西,要不然他是没什么心思读书的。”
“天都下雪了,也不知道他们三个住的怎么样?吃不吃的习惯,”商秋看着外面的飘雪有些怅然的说完。
“从小就跟俺们进山的孩子,在哪里都能活的很好,你别太操心他们兄妹了,阿秋,你想不想进山打猎?这几年为了孩子你都没怎么出府城来。”
“进山去……”商秋心有些动了。
“你去换衣服,我来把马车套了俺们马上就出城去。”
“他们兄弟俩你问问去不去?”
杨二郎来到书房拍了拍门,“茶块,俺跟你娘要进山去打兔子,你们两个去不去?”
“不去了爹,在家要温书呢!”田块不耐烦的回答到。
杨二郎简直觉得自己幻听了,不去?这是三儿子说的话呀?以前他一听进山跑的不比谁快?
“他们去不去?”商秋走过来问到。
“不去,俺们走吧!”出来套好车两个人先去了大院里安顿下来住着。
下午悠闲的背着筐进了棒槌山打了两个时辰,就在两人坐在棚子里歇息的时候,遇见村里一群半大的孩子上来打猎,一群孩子有七八个左右,杨二郎仔细看了一眼,都是他不认识的,心里猜想应该是木林村的孩子。
“六叔……?”其中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孩子,有些意外的喊他。
商秋看看那孩子,又看看杨二郎有些疑惑,看他这茫然的样子就知道他自己也不认识。
“俺爹是胡子呀六叔!”
“你是胡子跟前的老大?”杨二郎诧异不已,这孩子看着真不像杨家的孩子,杨家的不管老少都是瘦不叮咚的,他长得有点人高马大的壮实了。
“我上上个月带你糖块哥回家祭祖,怎么没看到你呀?”
“嗨!俺那时候跟九爷爷他们进山还没回去,这不刚下雪回来也没两天,今天进山碰碰运气的。”
杨二叔起身拉他过来,触手的衣服摸着怪单薄的也得亏身体壮实,要不非给冻病了不可。
“你这么小你爹怎么让你跟着进山?”杨二郎皱皱眉头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