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还半信半疑,如今却是都信了,娘娘也是顾家出来的,性子肯定是差不了多少的。”
难怪老人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呢。
其实要说顾琳琅这几个孩子,谁和顾家最亲近,除了祥安,那就是小六弘旭,还有老三弘钰了。
这两孩子隔三差五地,总要去找几个表哥表弟说说话,陪着顾母下下棋,看看书的。
弘旭是因为圣贤书读多了,再加上他上辈子本身就是个仁孝皇帝,所以自然处处孝顺,对太后也是一样。
弘钰这孩子,则是天生良善了。
因为这样,顾母待弘旭和弘钰,也总比其他的两个亲近些。
顾琳琅也表示理解,人嘛,都是将心比心的。
乾清宫。
这日早朝后,胤禛留下了允祺、允禟还有允祥、隆科多、顾怀琼、张廷玉几人商议事情。
“这些日子,许多大臣上折子,劝朕册立皇太子,早安国本,朕也觉得有理,诸位,心目中可有看好的皇子啊。”
他早就在琢磨这个事儿了,早些定太子,以后就早些登基,他好撇下宫里的一切,同琳琅去游山玩水。
几人对视一眼,然后齐齐拱手道:“臣等都听皇上的。”
他们才不上当呢,先帝康熙爷就经常这么干,等他们都上了折子以后,就开始问罪他们结党营私。
啊呸!
“推的倒干净。”胤禛有些好笑,却没这么容易放过他们:“御史们觉得,弘晖是皇长子,朕该立他为皇太子,你们怎么看?”
几人对视一眼,都不说话,他们还能怎么看,站着看呗。
见几人都不说话,胤禛便直接开始点名:“五弟九弟十三弟,你们先说。”
眼看着是躲不掉了,胤祺只好道。
“立嫡立长,御史说的也有道理,可皇兄有四个嫡皇子,国之大事,还是应当多多斟酌斟酌。”
不是他这个当叔叔的,看不上大侄子,实在是他身子太差了。
难不成他们大清,还得出一个如明仁宗那般的,十月天子,不合适吧?
他说的委婉,允禟就比较直接了。
“皇兄,臣弟觉得不妥,大贝勒身子弱,太子是国之根本,还是得选一位身子康健的为好。”
其实他比较看好弘琪,觉得他有点像上辈子的四哥。
虽然当亲人不怎么样的,但当皇帝还是很合适的。
可他也不敢说,因为怕皇兄多疑。
允祥听的连连点头,赞同道:“臣弟觉得九哥说的对。”
身子康健,才是本钱啊。
胤禛继续点名:“隆科多,顾爱卿。”
此时就可以发现远近亲疏了,人家喊隆科多就是全名,顾家的就是爱卿。
隆科多颇为幽怨,但还是恭敬道:“臣附议九爷。”
恒亲王一看就是和稀泥,他可不想给皇上留下他只会和稀泥的形象。
顾怀琼则是坦然一笑:“回皇上的话,臣得避嫌。”
他能说什么?
六个皇子,其中四个都是他亲外甥。
胤禛笑着点了他一下,也没有继续为难,而是看向了张廷玉,只见后者淡淡一笑。
“回皇上的话,家中犬子不日将同顾家结为永世之好,也得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