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乡正您说的有理。家里有老小的,能多拿一点回去也是好的。
不过,我有意见。我家田地土壤肥沃,每年都有余粮。今儿厚着脸皮跟着吃一顿就吃了!一会儿分肉,我冯家就不要了。”
“哈哈……冯大爷说的对,我们年轻力壮的,怎么也饿不着。家里有老小的多拿点就是了,我陈家也不要了!”
“各位父老乡亲们,无需太过客气!等着三清观打扫出来,咱们可以一起搬到东舜山上去。
不说酒肉管够,我至少保证大伙儿再不会为了一口吃食如此谦让。”
灵珏轻轻扯了一下李南山的衣襟,李南山会意,朗声笑着邀请众人。
原本喜笑颜开的众人,瞬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还是冯大爷打破了沉默,他站起来几步走到李南山面前,
“跟你上山,平日里可以回来种地不?咱们是只搬个家过去住着,还是彻底告别这片地方,以后就在东舜山过活了?
咱们以后和城里还联系不?平时咱们这边偶尔要去城里卖些东西,再买点盐,买点酒。东舜山不通山路,咱们去一次两次还好,常住可不方便啊!
据说东舜山那三清观的道人都是被食铁兽咬死的,咱们过去真有食铁兽出没,能挡得住不?
大侄女的道法怎么传?是只有你家人能学,还是要拜师,还是是个人就能学?学不会咋办?”
灵珏终于明白过来了,李家兄弟二人不可能无缘无故找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落脚。
这个冯大爷,必然也是红灯教的人,而且和李南山关系不一般。他这一翻问题看似刁难,其实不然。
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这里的村民就会信服自己,在这乱世便有了第一股能用的力量。
日后红灯教教众过来再多,也动摇不了李家的地位了。
灵珏知道,这些问题李南山和李冈中回答不了,所以,她笑着站了出来,故作严肃的开口:
“冯爷爷的顾虑,我刚才就一直在想,各位叔叔伯伯婶婶,玉儿年纪小,说错了你们也别见怪。
我爹大概是想着,乡亲们跟我家上了山,一来可以方便进道观学习,二来是为了互相有个照应,朝廷的走狗随时可能出来打秋风。
至于是住在山上还是山下,咱们应该按实际来。像冯爷爷,陈大爷这样的家里,有余粮的有青壮,住哪里都足以养家。
像周婶婶您寡居在家,还带着蓿草妹妹。田地里也种不出多少粮,不如跟我们去道观里。
婶婶在道观里和我娘亲相伴做些活计,蓿草妹妹还可以跟我一起读书写字。
咱们自然还要和城里联系,日常要用的不说,如果完全躲进山里,各方消息就都传不进来,大军压境了怕是都不知道。
至于山路难行,这个好办。今晚我会召集黄巾力士,明儿一早路应该就通了。
食铁兽更不用担心,今年多雨,山里的竹子长得很好。它们有吃有喝,并不会乱跑。
最后,也是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我现在就教大伙儿两个小道术,撒豆成兵和万物回春。
如果有人三天时间,两个法术都学不会,那就是真的和术法无缘了。
撒豆成兵,是以道家真言感应天地灵气,召唤出内心所想要的战力。
万物回春,是以道家心法引导天地灵气,以治疗疾病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