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三百八十二章 反复无常
第(1/3)页

由于江西的特殊环境,一个谭全播显然不够。

如果唐军在即将到来的伐梁大战中失利,马殷、王审知、刘隐肯定会蠢蠢而动。

江西与荆南、鄂岳、宣翕连成一个完整的地缘板块,而如果失去江西,李晔好不容易建立的东南命脉将再次被斩断。

重振大唐的宏略,至少要多付出一倍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李晔不能不重视此地。

就在李晔深思的时候,李神福颇有先见之明的向李晔举荐两人:刘威、陶雅。

“此二公谋略决断不在末将之下,吴先王时,常以刘威镇宣州,陶雅镇庐州,独当一面。”

李神福还真是重情重义,自己飞黄腾达了,还不忘提携旧人。

杨渥主淮南时,肆意妄为,刘威、陶雅百般劝谏,不过一个叛逆的孩子,越是苦口婆心,越是招他怨恨,两人直接被关押在扬州,其后又放了出来,二人深知杨渥难以保全淮南,江北不日就有大难,便把家眷迁到江南宣州。

大唐入主宣翕,风平浪静,二人也就在宣州闲居起来。

李晔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了,追随杨行密起兵的淮上三十六人,无论是朱延寿还是田頵,没有一人是庸才。

这二人能危难中劝谏杨渥,品行和眼光都无话可说。

“征召刘威为袁州防御使,陶雅为信州防御使,李承鼐为吉州防御使。”

李神福愣了一下,见李晔淡淡的笑容,赶紧拱手道:“臣谢陛下。”

李晔个人对李神福完全信任,但信任归信任,制度归制度,父子二人皆在水军之中,难免会盘根错节,形成一张围绕他父子二人的利益网。

但利益网足够大时,又会反过来裹挟他父子二人。

李晔什么事都喜欢朝最坏的方向想,做最坏的准备,才不会手忙脚乱。

秋收的粮食从虔、吉、扶三州调往江州,原有的州兵全部充入辅军之中,从关中武营分出大量的宣教使,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饱含激情的渗入各军之中。

起初还有士卒或将领反感。

不过这种反感在短时间的接触之后,变成了欢迎,宣教使不干预将领的任何决策,训练比普通士卒更刻苦,还会经常说一段评书,调节枯燥的行伍生涯。

渐渐的,将领们就发现,有宣教使和没宣教使差别巨大,士卒训练更加刻苦,军中气氛大为改善,军纪也明显提高,士卒眼中不再是以往的死气沉沉,而是焕发生机。

李晔时常乔装打扮,进入军营,听宣教使说书。

这些人比自己当年的草台班子更加专业,在武营中培养了多年,一口评书说的抑扬顿挫,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也不知不觉中宣扬了忠义,不止士卒,淮南将领也渐渐沉迷其中。

第(1/3)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下乡海岛,嫁绝嗣糙汉一胎双宝疯了!你一修仙大佬去摆渡后人阴阳美人妻穿书后我的淘淘店铺太火爆入狱三年后,父子俩跪着求原谅作精相亲捣乱,腹黑军官将计就计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改修无情到后,大佬们跪求宠我?醉于晚风惊!在外流浪的小姐搬了十箱金子回来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带着一车物资在六零年代养爷爷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应天认亲,半路杀出一个朱元璋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超野!她把大佬吃干抹尽了被疑生野种?娘娘靠发癫整治后宫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了整个世界鲁班书重生医妃太霸道,凶猛残王折了腰八零嫁残疾军少,撩得他心颤道书觉醒!少年一人一剑破苍穹!身体力行谍战:熬这么久,总算到美人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