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计划在此战之后,把有功的辅军转为正兵。
消息一经传出,辅军人人像抹了鸡血一样,奋不顾身。
每个人都有向上跃迁的欲望,这些欲望汇集在一起,就是重振大唐的动力。
李晔起事之初,就定下了与百姓和底层将士实现捆绑的路线,现在只不过刚刚迈出几步,就爆发如此大的威力。
破李茂贞、挡朱温、取河陇、复西域、战荆襄……
后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再是渺茫。
“杀!”
唐军奋勇向前,衔白刃而进,持长盾而上,无惧城上如雨的弓箭木石。
而荆南军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从成汭撤退之时,荆南军在心理上已经落于下风。
站在荆门城墙上,可以清楚看见北面摇曳的天子旌旗,硕大的“唐”字耸立天地之间,随着翻过景山、荆山的秋风招展。
荆南军莫名其妙的就成了逆贼。
这种心理落差带来的副作用,在战场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士气低落。
往往两三个荆南军才能抵挡一个战兵。
“破贼!”一个战兵身体被六七根长矛刺穿,仍旧挣扎着挥砍,长矛抽出,带着鲜血与内脏,战兵在倒下的前一秒,还在挥刀。
然而就在荆门城岌岌可危之时,城上一军忽然杀出,以矛阵推进,攻上城的辅军没有完整阵列,自然不敌,被推下城墙。
接着就又是惨烈的登城战。
大战三个时辰,荆门城依旧屹立。
李晔鸣金收兵,下令营救伤亡将士。
战兵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想要一战攻下十万人镇守的重镇,显然是痴心妄想。
时间是站在李晔这一边。
接下来几天,唐军每日出战两三个时辰,战兵轮番攻城。
在充足的后勤和疗养体系下,战兵的士气越打越旺,身后即是皇帝,身后即是大唐,他们自然没有怯战的理由。
李晔一路虽然摇摇晃晃,但落在将士心中,却是未尝一败。
十几天的功夫,荆南军终于意识到,唐军这是在戏耍他们,真正的精锐还没有出手。
而这十几天功夫,荆南已经大变天。
江汉平原除了江陵,全部被联军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