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十九章 细柳建城
第(2/3)页

果然,元景成拱手道:“草民区区薄才,只懂些安民治地之术,陛下既然不弃,草民愿肝脑涂地。”

乱世里能安民能种田,就是天大的才干啊,李晔心中大喜,元景成的出现,算是补齐了手下人才的短板。

接下来就可以放手施为。

元景成大致给李晔讲了一下细柳城的人口数量及构成,还是青壮略少,多是老弱妇孺,不过能流离到长安附近,身体还算强壮,渭水边的田地就是他们的功劳。

这些田地原本是有主的上等田地,连年战乱,才渐渐荒废。

元景成领着众人重新翻犁,引渭水灌溉,才有如今的样子,种了一些小麦,蔬菜,还抢着种了一些芋头。

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流民就不会安心留在细柳城。

不过听元景成的意思,粮食仍是不够。

李晔想了一下,全靠长安救济是不可能的,也不是长久之计,长安的情况也不太好,早就不是当年的帝都,和大唐一样衰落了。

没有赋税来源,没有中原和东南半壁的输血,整个关中都在衰退,这也是朱温看不上关中的原因,自晚唐以后,关中彻底被边缘化了。

黄巢之乱,关中荼毒最盛,人口大量消亡,后又有朱玫之乱,关中几个藩镇搅风搅雨,攻伐不断,可想而知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正是关中人口锐减,才让西北边陲之地的沙陀人和党项人渐渐崛起。

李晔的构想是依托长安,营建细柳城,大力招揽流民。

这是他釜底抽薪的第一步。

李晔勉励了几句,立即让辛四郎、杨鉴、拓跋云归三队人回长安找张承业讨要一些粮食和武器。

除了种植,李晔还带着其他兔崽子们到处打猎,又让人在渭水捕鱼。

长安之北只有一些小山头,好在这年头人少,野兽渐渐多起来了,黄羊、兔子、肥鼠等等,多不胜数,野狼土豹更是寻常之物,猎获颇丰,渔获也不错,每日肉鱼加一起足有五百多斤。

肉食当然是首先供应兔崽子们,两百多人,要消耗三百斤左右,其他的分给城中居民。

有肉食,对粮食的需求就小了一些。

张行瑾招抚的流民越来越多,幸亏有元景成提前规划,才不至于让城中拥挤。

对李晔来说,人口越多越好,不管老幼,来者不拒。

不过粮食始终是大问题。

辛四郎从长安回来,五百石粮食,还有草料,兵器甲具等物,张承业做事没话说,面面俱到。

为了避免泄露细柳城的底细,都是在渭水南岸十几里的地方交接。

除了李晔隐秘战线的几人,没人知道细柳城和兔崽子的存在。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下乡海岛,嫁绝嗣糙汉一胎双宝疯了!你一修仙大佬去摆渡后人阴阳美人妻穿书后我的淘淘店铺太火爆入狱三年后,父子俩跪着求原谅作精相亲捣乱,腹黑军官将计就计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改修无情到后,大佬们跪求宠我?醉于晚风惊!在外流浪的小姐搬了十箱金子回来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带着一车物资在六零年代养爷爷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应天认亲,半路杀出一个朱元璋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超野!她把大佬吃干抹尽了被疑生野种?娘娘靠发癫整治后宫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了整个世界鲁班书重生医妃太霸道,凶猛残王折了腰八零嫁残疾军少,撩得他心颤道书觉醒!少年一人一剑破苍穹!身体力行谍战:熬这么久,总算到美人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