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五百三十四章 冥顽不灵
第(1/2)页

成德这么猖狂的另一大原因是因为昭义。

皇帝下令讨伐沁州张从武,唐军要取道昭义。

任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的昭义节度留后李继韬居然拒绝了。

不仅拒绝了,还阻断壶关、玉峡关、虹梯关等太行山西北的关隘。

李继韬弄完之后,立即向李晔上了奏表请罪,说什么昭义情况特殊,大军过境,士民皆有恐惧之心,还希望皇帝收回大军,沁州交给他讨平就行了。

而这个时候,博州朱汉宾直接动手,攻打沧州,也是打着为大唐收复故土的旗号。

人在魏州的李晔,感觉无比郁闷。

难道这些兵头都不怕刀子?

或者说濮州的杀鸡儆猴完全没效果?

历史上的李继韬在李嗣昭死后,就是反复横跳,先投奔朱温,后拉拢契丹为外援,一直跟李存勖对着干,动不动就给李存勖两肋插刀。

这样的人所谓归唐又有几分诚意?

不见棺材不掉泪!

当然,以大唐如今的制度,他们也很清楚,不会再容忍他们割据地方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断了他们权力,更是滔天之仇。

他们投奔大唐不过是一个幌子。

而河北的形势跟山东、中原有本质区别,大河之南的藩镇其实早已被朱温削平了,朱温是什么人?能动刀子绝对不废话。

所以唐军击灭汴梁之后,顺手接受了朱温的成果。

但河北老牌藩镇,士民早已习惯于跟大唐对抗,从而取得利益。

李存勖完成了军事占领,仍是遵循藩镇旧制,换来他们暂时的臣服。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李晔的决心。

濮州既然不能震慑他们,李晔只能再次举起屠刀!

和往常一样,李晔还是再给他们一个机会,下令河北、河东、河中所有兵头、藩镇,全部来魏州见驾,不至者,以贼待之!

使者从魏州而出,奔向河北各地。

李晔在魏州不慌不忙的磨着刀。

大河之南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到魏州,为下一次大战作准备。

半个月之后,河北大地上有了动静。

居然是朱汉宾第一个收手,领几十骑就奔来魏州,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痛骂朱温,头磕的咚咚响,说自己以前眼瞎,认贼作父。

能来就说明还有救。

李晔也不扶他,等他磕的满头血,头昏眼花时,才安慰几句。

接着便是李克宁,一把年纪了,从绛州快马赶来。

李晔隆重的招待,封其为长平郡公,检校司徒,荣宠冠绝一时。

李存勖死后,河东最有声望者其实就是他。

有钱有粮有兵,还有地盘,又是李克用的亲弟弟,在河东功勋卓著,支持者甚重。

除了这两人,一些州县牙将犹犹豫豫的也来了。

不过符习、李继韬始终没来。

太原李存霸也没来。

而这个时候,泽州又跳出一个赵在礼,起兵三万,呼应李继韬。

李继韬、赵在礼、张从武、符习四人立即结盟。

声势颇为浩大,号称二十万大军。

都这个时候了,李继韬还上表李晔,绝无反叛之心,希望皇帝不要逼人太甚。

李晔一阵冷笑,这些人蹦跶出来也好,省着以后大军退了,他们又闹腾。

河北叛乱风起云涌,其实也是濮州之事刺激到了他们。

不过李晔的决心不容更改。

藩镇作为旧时代的产物,到了如今,绝不能起死回生。

不管它曾经多么适应当时的潮流。

李晔的天下就是一寸一寸从节度使们手中夺来的。

现在也是如此。

要铸就一个新的大唐,就不能有侥幸心理,没有被大唐刀兵犁过的土地,就不会成为诞生盛唐的沃土。

十天之后,刘知俊、李神福、徐温等大军云集魏州。

连李禔、李祐也来了。

敬酒不愿吃,就只能吃罚酒了。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下乡海岛,嫁绝嗣糙汉一胎双宝疯了!你一修仙大佬去摆渡后人阴阳美人妻穿书后我的淘淘店铺太火爆入狱三年后,父子俩跪着求原谅作精相亲捣乱,腹黑军官将计就计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改修无情到后,大佬们跪求宠我?醉于晚风惊!在外流浪的小姐搬了十箱金子回来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带着一车物资在六零年代养爷爷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应天认亲,半路杀出一个朱元璋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超野!她把大佬吃干抹尽了被疑生野种?娘娘靠发癫整治后宫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了整个世界鲁班书重生医妃太霸道,凶猛残王折了腰八零嫁残疾军少,撩得他心颤道书觉醒!少年一人一剑破苍穹!身体力行谍战:熬这么久,总算到美人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