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战之后
第(1/2)页

张承业在南诏除了安抚地方,鼓励生产,还积极联系播州杨氏。

僖宗乾符三年,南诏攻入播州,遂成为心腹之患。

尽管僖宗昏庸,大唐内忧外患,但唐廷还是做出了最大努力,下令天下豪杰自行入播州,承诺永镇斯土,太原杨端与舅族谢氏等河东八姓入播,当然除了他们,江西、蜀中的豪族此前也深入此地,对抗南诏。

杨端深通兵略,联合当地庾、蒋、黄等土豪,团结所有唐人力量,把南诏赶出了播州,重创不服大唐的土族。

尽管中土风雨飘摇,杨端在播州的统治却日渐牢固,击败东爨,重创,罗闽等部族,为唐人在此地繁衍打下基础。

播州名为一州,实则包含了乌蒙山之东、乌江以北、习水之南的广大区域,涵盖之土地差不多半个大半个黔南。

境内亦是百族林立,不过这二十多年来,被杨端教训的服服帖帖。

是以张承业向播州靠拢。

起初播州还爱搭不理,但杨崇本、杨师厚迅速攻陷东西二川之后,播州就变得热情了。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事实上,若非播州对东爨的牵制,滇池周边恐怕就不是小打小闹。

不过若想让播州为云南冲锋陷阵,显然也是不可能,至少现在还不可能。

张承业按照韩延徽的建议,在银州、通州、丽州三地开设榷场。

银州即为南诏之银生府,通州为通海城,丽州即为丽水府,云南之地,逐渐恢复汉名。

蛮人当然不是真的茹毛饮血,他们对盐、稻米、布、茶叶、铁器等物有极大的需求。

除了铁器,市面上什么都有。

起初蛮人还将信将疑,不过生存的压力还是令他们走出深山野林,以皮毛山货换取商品。

张承业严格管制榷场,禁止欺骗蛮人,还裁定了货品的价格,蜀中商贾也闻风而动,新上任的成都知府崔源照积极响应张承业,有了蜀中的庞大物力,三个榷场根本不是问题。

事实证明,一旦双方接触加深了解,就渐渐和睦起来。

除非活不下去,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放下刀剑,走出深林。

归化策的影响逐渐打开。

这些蛮人很快就发现,大唐的统治并不暴虐。

云南本就是一块宝地,只不过一个个南诏王们没有兴趣经营,成天叫着嚷着要跟大唐玩命,像苍蝇成天骚扰大唐这头病虎。

任何战争都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就落到普通百姓身上。

大唐入主云南,比起南诏,赋税低了太多,辅军打仗不行,但种田垦荒却是一把好手。

真正跟大唐过不去的只有东爨与乌沼蛮的豪族。

从隋代起,东西爨与中土大打出手,从未屈服过。

王宗范的一万蜀军精锐进入云南之后,张承业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蛮族之所以蠢蠢欲动,就是因为唐军没有得力大将,如果杨师厚在,估计他们也只能躲在深山里面。

王宗范算是蜀军硕果仅存的良将。

在张承业的授意下,王宗范接掌兵事。

两万高原协军也调入其麾下。

蜀军中也有不少羌族蛮族,极擅山林作战,不比蛮人差。

天佑四年十月,王宗范入丽水城,选熟悉山林的士卒,以五十人为一队,散入丽水之西,打探周边地形。

经过一个月的摸索,王宗范便对周边了如指掌,令部将领一千人随从土人向导深入丛林,袭击桀骜不驯的蛮部,烧毁村寨。

这种小规模的渗透战对蛮族打击更大,不断挤压他们的活动空间。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下乡海岛,嫁绝嗣糙汉一胎双宝疯了!你一修仙大佬去摆渡后人阴阳美人妻穿书后我的淘淘店铺太火爆入狱三年后,父子俩跪着求原谅作精相亲捣乱,腹黑军官将计就计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改修无情到后,大佬们跪求宠我?醉于晚风惊!在外流浪的小姐搬了十箱金子回来八零娇女不委屈,改嫁糙汉被宠哭带着一车物资在六零年代养爷爷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应天认亲,半路杀出一个朱元璋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超野!她把大佬吃干抹尽了被疑生野种?娘娘靠发癫整治后宫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了整个世界鲁班书重生医妃太霸道,凶猛残王折了腰八零嫁残疾军少,撩得他心颤道书觉醒!少年一人一剑破苍穹!身体力行谍战:熬这么久,总算到美人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