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过如此
第(1/2)页

恰在此时,赵义存的声音在殿外响起,“陛下,末将已经查到陆论藏的底细。”

“快进来。”这几年,皇城司已经多次证明它的重要性。

实际上,对陆论藏的探查,在两年之前就已经展开。

此番南征,李晔的诏令中点明陆论藏与张行瑾同往,就是想会一会此人,整合日益臃肿的兴海军,没想到被几位阁臣劝阻了,才酿成今日之事。

赵义存捧着文牍入殿,在李晔的授意下诵读:“经王彦直、沈敬奉等七名虞侯确认,陆论藏原名乞禄论,凉州吐蕃豪族,曾引诱冯行袭将军朔方军入宗高谷,中了折逋钵督的埋伏,重创朔方军,其后又流入甘州,与仁美可汗有过联系,乾宁四年,入归义军,挑拨张承奉反叛大唐。”

听到此处,李晔眉头一皱,这厮就是天生反骨仔,一心一意跟大唐过不去。

“西州城破,乞禄论化名陆论藏,以吐蕃僧人面目出现在焉耆一带,后随喀喇汗商贾入天唐府,自此进入高原,先张行瑾一步拿下兴海,自称佛陀降世,广收信徒,张行瑾出兵兴海,其顺势投降,被引为心腹,起初军政等事,皆不过问,只宣扬吐蕃佛法,悉心研习中土史籍、兵书、经典。”

堂中众人都沉默起来。

赵义存跪在李晔面前,“属下失职,未能识破此人面目。”

“不关你的事。”李晔淡淡道。

大唐崛起,不知有多少明里暗里的敌人,也不差他一个乞禄论,难道还真能把大唐掀的天翻地覆不成?

李晔的心烦意乱,大多是来自于张行瑾的背叛。

“乞禄论,这么响亮的名字,想必绝不会是普通豪族?”李巨川陇右人,熟悉吐蕃内情。

赵义存拱手道:“正是,吐蕃以其贵族功勋子弟结成三大勇部,乞氏明列其中,玄宗开元二年八月,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率众十万寇临洮,军兰州,至于渭源,掠取牧马,乞力徐正是祖,被赞普赤德祖赞任命为大论,深受赞普信任,后与王族通婚,乞氏也有吐蕃王室血脉。”

天下任何事都经不起查,有如此身世,也就不难窥见乞禄论的心思了。

李晔心中冷笑,凭现在高原上的那点家当,也想跟大唐一争长短,简直是做梦。

即便他乞禄论能统一吐蕃,但如今吐蕃已经不是当年的吐蕃。

气候转冷,高原河谷减少,人口锐减,自会昌二年朗达玛遇刺以来,吐蕃内乱比大唐更加血腥。

所以,陆论藏唯一的机会就是天唐府。

很多事情,想通了也就没什么。

陆论藏也好,乞禄论也好,不过如此。

现在的大唐,又岂会畏惧那些鬼鬼祟祟的敌人?

这不是李晔一个人的大唐,而是汇聚了无数能人志士的大唐。

从盛唐延续下来的中土人物,在这个时代依旧独领风骚。

“传令太子令两万辅军入驻天唐府,一切听从冯行袭将军调遣,再令李承嗣、史俨领一万骁骑军驰援天唐府,务必击溃来犯之敌!”李晔从容下令,太子入天唐府,也算是稳定河陇人心,加上河陇地区的辅军青壮,兴海有多少人命来填?

而天唐府本就是一座雄城。

“陛下圣明!”几人齐声道。

李晔听着觉得实在是嘲讽,若真是圣明,就不会让兴海军钻了空子。

“陛下,南诏局势反复,恐延误国家大事,臣自请入滇,兴建辅军,平衡南诏局势。”张承业道。

李晔差点被兴海军的反叛气糊涂了,之所以两千里南征,是为了以南诏为跳板,图谋蜀中与安南。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侯门娇医,我携空间救了满门忠烈快穿:和冤种太子一同历劫后重生2000:开局网吧造AI阎王神针砥砺修仙传震惊!傻子成了叱咤风云的王者我死在难产夜,渣男跪在灵堂悔疯了暗恋七年失败后,我被竹马强娶了全球贬值一万倍,假千金带飞全家非洲创业实录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农家有蓁宝九天轮回诀川军抗战,老祖的战术随我用召诸神,踏万界,天命帝女逆乾坤八零:人间清醒后,日子不要太舒服人在盗墓:从精绝古城开始穿成恶毒女配后,被男主求着生崽完了!刚买个夫君,原配就杀回来了双穿门:丧尸肚子里有黄金?重生流放前,搬空国库养满门忠烈进厂后,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爱有怨报怨,我是黄泉摆渡人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