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看也不看就把那封信搁置一边,平静道:“段栩的信无论是什么内容一律放到柜子里。”
对段栩,陆离无话可说,原主容慕斯更多的怨就在他身上,武蓁蓁尚且可以说被逼迫下无奈遗忘了容慕斯,那么段栩一系列扛完大旗后过河拆桥的举动,则使容慕斯心寒。
口口声声说亲如兄弟,到头来是鸡飞蛋打,狡兔死,走狗烹。
陆离不会重蹈覆辙,段栩想反了朝廷,他也不掺和,冷眼旁观。
原剧情里段栩与武蓁蓁起兵造反建立新朝都用了十年的时间,何况是没有了陆离帮助的段栩想天时地利人和,一呼百应,难上加难。
陆离很好奇,这天下局势将往何处发展?
比起当个投资人盟友,要不……
容慕思无异议,将书信一收,锁在了一个一般人摸不得的柜子里。
——像这种谈生意买卖的,这些年越来越多了,犯不着每一个都很认真。
“镇南王有大才,也有谋略,听说隐居的宋先生也被镇南王请出山了。”
容慕思接过陆离手头的生意后 把一些事情发扬光大,比如说安插眼线。
大齐后宫都有陆离的眼线,段栩身边也有, 有关段栩的一举一动 ,就是那个眼线通风报信的。
陆离笑了,“是东篱先生宋先生吗?”
东篱先生是大齐颇具盛名的隐士,师传一代大师傅圭贤,苦学经典,在理学上堪称是开山鼻祖,与自己的老师平分秋色。
当然,像这种才高八斗的大才子,多半脾气古怪,东篱先生早年曾得罪过大齐的一个皇亲,导致科举落第,名落孙山。这样的遭遇 ,刺激东篱先生愤世嫉俗,火爆脾气。
段栩请得动东篱先生 ,已经在天下文人的心里赢了一步。
——东篱先生是出了名的不慕名利,连这种隐士都归顺了镇南王,那证明了镇南王有人君气质。
东篱先生前半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能打动他的也只有他的理想与一些感情攻势了。
“东篱先生帮段栩,那是武蓁蓁的功劳。”陆离与容慕思介绍起东篱先生的一些特殊经历。
虽然武蓁蓁的母亲是宣阳伯府的姨娘,很不起眼,但她的父亲早些年叱咤风云,威风无比,招揽天下英雄,豪气磊落,平生最爱劫富济贫,东篱先生受过武蓁蓁外公的恩惠接济,对这份恩情,东篱先生没齿难忘。
如今见到了恩人的外孙女,东篱先生还能说什么?自然归顺了镇南王,当然,段栩也有才华,令挑剔的东篱先生稍微满意了点。
容慕思恍然大悟,“原是故人旧恩。”
段栩问鼎天下,武蓁蓁功不可没。
武蓁蓁要不是爱上了段栩,按照她的能耐,肯定也是一个风云天下的大人物。
想起容慕斯去世多年后武蓁蓁的一次发牢骚,陆离无不感慨:最是无情帝王家。
武蓁蓁与段栩再恩爱,于帝王面前一样得为之猜忌、边缘、打压。
武蓁蓁后半生的日子可没有那么幸福,就是不知道她是否后悔去帮段栩称帝了。
“恩情再大,大不过天,爱恋再深,深不过人。”陆离评价道。
容慕思从陆离的口气中听出了一些微妙的态度,不禁问道:“哥哥是替镇南王妃惋惜吗?”
段栩武蓁蓁被天子赐婚,正式大婚,比起原剧情里的狼狈不堪,这场大婚那是真盛世婚礼了。
武蓁蓁封了公主,那么段栩名正言顺成了驸马,说起来还是天子的臣属,矮他一截。一旦段栩有不臣之心,皇帝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诛杀段栩。
当了镇南王妃,武蓁蓁一心一意为丈夫周旋,好几次在皇贵太妃面前针锋相对了。皇贵太妃觉得弘宜公主胳膊往外拐,不老实。皇帝对此也有了芥蒂,未雨绸缪其以后武蓁蓁段栩共同背叛他的后手。
要是不看后来发生的事情,武蓁蓁待段栩忠贞不二也无可厚非。毕竟段栩心仪她,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包办婚姻的痛苦。
陆离冷笑,“惋惜什么?人各有志,我强求不得 。武蓁蓁和段栩那是看对眼了,我再怎么说也无济于事。大齐的事情你好好盯着,西凉与燕国的动静,是时候加快了。”
既然段栩想他助一臂之力,陆离不介意以此为东风,吹得大齐一阵鸡飞狗跳。
容慕思微笑,“我这就去办。”
西凉燕国早就想联兵攻打大齐,奈何彼此利益不一致,各有顾虑,联盟都没有形成就变成一盘散沙了。
如今有了陆离的一句口信,燕国西凉再也没有了顾忌,磨刀霍霍向大齐的边关发兵开炮。
轰隆——
西凉大齐的分界关昱岭关被西凉新型武器炸了个翻,守城的将领见势不妙,二话不说带上自己的小喽啰,弃城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