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御书房,朱标跪拜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急促:“父皇,儿臣有紧急军情禀报。”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蹙,放下手中的奏章,沉声道:“标儿,何事如此慌张?”
朱标深吸一口气,将刚刚得到的消息详细禀报:“父皇,敌军已逼近京城郊外,形势危急。儿臣恳请父皇速调禁军增援,并加强城防。”
朱元璋听后,面色一凛,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敌军竟敢如此猖狂!标儿,你即刻前往兵部,与瀚弟、棣弟共同商议对策,务必确保京城无虞。”
朱标领命,正欲退出御书房,朱元璋又叫住了他:“标儿,此次危机非同小可,你需与瀚弟、棣弟紧密配合,不得有误。记住,大明江山社稷,皆系于尔等肩上。”
朱标躬身行礼,声音坚定:“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厚望。”言罢,他迅速离开御书房,直奔兵部而去。
朱标一路疾驰至兵部,心中满是对即将来临的危机的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兄弟间并肩作战的坚定信念。他跨入兵部大堂,只见朱瀚与朱棣已等候多时,两人神色凝重,显然也已得知了紧急军情。
“标弟,你来了。”朱瀚迎上前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却又不失沉稳。
朱标点了点头,直接步入正题:“父皇已下旨,命我等三人共同商议对策,确保京城安全。”
朱棣接过话头,声音低沉而有力:“眼下敌军逼近,京城安危系于一线,我等必须即刻制定应对之策。”
三人围坐在兵部大堂中央的桌案旁,朱瀚铺开京城防御图,手指轻点在图上:“敌军来势汹汹,正面交锋恐难以抵挡其锋芒。依我之见,我们应采取守势,利用京城坚固的城防,拖垮敌军。”
朱标点头赞同,补充道:“同时,可派遣精锐小队出城袭扰敌军,使其不得安宁,分散其注意力。”
朱棣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此计虽好,但需确保小队成员个个精锐,且行动需极为隐蔽,以免落入敌军陷阱。”
朱瀚微微颔首,看向朱棣:“四弟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你负责挑选与训练小队成员,务必确保他们能在敌后造成最大混乱。”
朱棣站起身来,拱手领命:“遵命,三哥。我定不负所托,挑选出最精锐的士兵,执行此次任务。”
朱标转向朱瀚,继续商议:“瀚王叔,城防方面还需加强,特别是城门与城墙的守卫,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朱瀚点头,目光深邃:“我已命人加强城门守卫,并增设箭楼与了望塔,以便及时发现敌情。此外,还需动员城中百姓,共同参与守城,形成全民皆兵之势。”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瀚王叔考虑周全,标儿即刻前往城中,动员百姓参与守城,同时加强城中治安,防止内乱。”
朱瀚微微点头,看向朱标:“标儿,你做事向来稳妥,此事交给你,我放心。但切记,务必确保百姓安全,不可强迫他们参与战斗。”
朱标躬身应命:“瀚王叔放心,标儿定当妥善处理此事。”
商议既定,三人各自分工,迅速行动起来。朱棣前往军营,亲自挑选并训练精锐小队;朱瀚则留在兵部,继续部署城防事宜;而朱标则穿梭于城中大街小巷,动员百姓参与守城,同时加强城中巡逻,确保治安稳定。
夜幕降临,京城内外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城墙上火把通明,箭楼与了望塔上的士兵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动静;城中百姓在朱标的动员下,纷纷拿起武器,准备随时响应守城号召。而朱棣所率领的精锐小队,则趁着夜色悄悄出城,向着敌军驻地潜行而去。
夜色渐浓,京城内外一片肃杀之气。朱瀚、朱标与朱棣三人在兵部大堂内,烛光摇曳下,继续商讨着应对敌军入侵的详细策略。
朱瀚目光凝重,沉声道:“敌军势大,我们不能单凭城防硬抗,还需智取。标儿,你动员百姓守城之事进展如何?”
朱标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百姓们响应积极,许多青壮已自发组织起来,准备协助守城。我已安排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确保他们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朱棣在一旁补充道:“王叔,我已挑选出精锐士兵组成突袭小队,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对夜间作战尤为擅长。今夜,我将亲自带队出城,骚扰敌军,打乱他们的部署。”
朱瀚微微颔首,对朱棣的决定表示赞同:“棣儿勇猛果敢,此事非你莫属。但切记,安全第一,务必确保每名士兵都能安全返回。”
朱棣拱手领命:“王叔放心,我自有分寸。”
朱瀚转向朱标,语气中多了几分忧虑:“标儿,城中治安与后勤补给同样重要。敌军若久攻不下,或许会采取其他手段扰乱民心。你需加强城中巡逻,确保粮草供应无虞。”
朱标郑重其事地点头:“瀚王叔所言极是,我已命五城兵马司加强巡逻,同时调集城中富商,确保粮食物资充足。另外,我还设立了临时医馆,以备不时之需。”
朱瀚闻言,心中稍安,在这场危机中,每一个细节都关乎京城的安危:“很好,我们需同心协力,共克时艰。还有一事需注意,敌军中或有细作潜伏,我们需加强城中盘查,防止内奸作乱。”
朱标立刻应承:“瀚王叔放心,此事我已交由锦衣卫负责,他们正全城搜捕可疑人物,确保城中安宁。”
三人商议已定,各自准备行动。朱瀚留在兵部,继续监督城防部署;朱标则前往城中,亲自检查治安与后勤情况;朱棣则率领精锐小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