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22章 存天理灭人欲(第一更)
第(2/2)页

众大臣见他如此,以为无话可说了。

这也正常,这朱熹之言论,今日领大殿上诸位大臣也开了眼界。

不过大臣们心中有些疑惑,听朱熹之言,他与陛下治国之策如此吻合,为何这些日民间传出来的声音,却迥然不同?

赵淳继续问道:“阁下之意,万物皆有气形成,形成之后,万物又有自己的道,是这样吗?”

“是的。”

赵淳又问道:“那岂不是人人相同?”

“气有清浊、精粗、明昏、偏全、厚薄之别,是以人各不同,物各有异,气之本性即万物之本性。万物皆有性,是以,性亘万古,先天之性至纯至善。”

这话的意思是,气也是有区别的,有区别的气组成的人当然不一样,所以气的本来面目就是万物的本来面目。

万物的本来面目是一个永恒存在的,只要天地还在,万物就一定有它的本来面目。

最后一句“先天之性至纯至善”,意思就是,气的本源是善的。

根据太虚化气理论,即为太虚是善的。

例如人性本善。

这还是张载的气本论。

朱熹又道:“然则天地之气有善有恶,气善者至明至诚,气恶者,人之欲望也。”

这句话又说了气的本源太虚虽然是善的,但是一旦太虚化作气,气就有了不同的性质。

一个人由气形成,既然气的面目有了善和恶,人的体内自然也有了善和恶的性。

朱熹再说道:“诚然,太虚之永恒为善,太虚化气,气有善恶,善乃太虚,太虚为道,道为天理,当去除恶性而保留善性。”

最后,朱熹说出了他那句至理名言:“存天理,而灭人欲。”

大殿内鸦雀无声。

众人尚在沉思朱熹到底说了啥。

赵宁却早已听懂了。

气由太虚所化,太虚至善,但太虚化作气之后,气就有了不同的性质。

既然人是气组成的,人自然就保留了太虚原本的善,又有了化作气之后的恶。

如此说来,人性本善咯!

因为人由气组成,气的本源就是至善的太虚嘛!

最后,朱熹的意思就是,要取出欲望,保留善。

何为善?

仁义礼智信为善!

他的理论说了太虚为永恒存在,那仁义礼智信则为永恒存在。

既然人的善是永恒存在的,不就是道嘛!

朱熹的道,就是天理!

这不就是存天理而灭人欲嘛!

听到最后,虞允文和钱喻清不由得蹙起眉头来。

他们显然已经开始反对朱熹的言论。

这是必然的。

朱熹的这番言论,与商业社会是完全相反的。

商业社会是什么性质的?

为什么会有外卖?

还不是因为懒就是人性之恶!

按照朱熹所说,那就要去除掉人身体里的懒。

如果把懒去除掉,劳资还怎么发展外卖事业?

还怎么赚钱?

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满足人的欲望,把人搞得无欲无求了,我还怎么赚钱!

所以,别说这朝廷上的宰相听到最后想打人,正史上南宋朝廷也认为朱熹的言论是伪学。

南宋:你要这样说,我还怎么发展海洋贸易,我还怎么正儿八经地印钱!

第(2/2)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小说重生宋钦宗小说金军围城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的小说金军围城重生成宋钦宗的小说都市:我都修仙了,你让我吃软饭?太好了!是校花!我的幸福有救了帝少小妻又闯祸了远星计划:统御边缘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穿越七零:俏军嫂自带别墅赢麻了算卦破局,豪门哥哥求我回家污蔑女儿偷窃,我酒剑仙一剑开天克系执法官罗修陆梦瑶失明三年,玄学大佬封神回归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洪荒:我!玄门先锋!人教大将!新官路商途我偷父亲的精神力治愈世界天武神帝快穿:钓系宿主会撩,没人跑得了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茶缘杀情三位大佬同时求娶,疯了吧?盖世医婿七零军少夜夜宠我,成魔后,一剑撼天遭遇背叛后,我重塑了人身江湖,美人,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