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的学校都一个风格,学习紧张不紧张,你自己说了算。
反正进了高中就能直接考大学,至于什么时候考?能不能考上?那是你自己说了算。
所以,想考大学的学生比华夏还要卷,随遇而安的,尽管玩就好了,家长和老师不会整个追着你念经一样絮叨。
毕竟路是自己选的,以后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说了算。
这边的父母也不是不管孩子,但他们只是把道理讲清楚,以后就看你自己了。
所以,这边的高中气氛并不紧张,努力学习的孩子和贪玩的孩子彼此也很融洽。
当然,米国孩子上大学,也并不是像有些媒体上所说的,全靠自己。
父母的收入是米国家庭支付年轻人上大学费用最常见的资金来源。
38的家庭每年支付子女上大学费用平均为5815美元。
还有就是学生通过联邦学生贷款获得的资金是米国家庭支付年轻人上大学的第二大资金来源。
28的米国家庭利用这一资金来源来满足子女上大学费用的需求,平均每年的借款额为5075美元。
当然还有奖学金与助学金,米国各大学发给学生的奖学金是学生获得米国奖学金的最主要来源。
占米国大学各类奖学金的42,联邦政府奖学金占31。一些高校也会为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助学金。
只不过奖学金那是靠成绩获得的,那也是有相当的难度。
此外,部分学生还会通过勤工俭学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但这通常只能覆盖部分费用。根本不够用。
作为华夏从高中就来米国的留学生,情况自然又不一样。
米国中学包括三种。第一是寄宿中学,学费和住校费加起来一年大概在35-5万美元,家长一般需准备30-35万人民币/年。
一些高大上的寄宿高中费用可能更高,会超过6万美元。
第二是教会走读学校:学费和10个月住宿家庭的费用在2-4万美元不等,家长一般需准备20-30万人民币/年。
第三是精英走读学校:学费和10个月住宿家庭/校外公寓的费用在55-7万美元不等,家长一般需准备40-50万人民币/年。
除了学费和住宿费,还有其他一些费用,如书本费、医疗保险费、课外活动费、校服费等。
每年大概需1000-3000美元。此外,零花钱、往返机票等费用每年也需2000-3000美元左右。
而按照华夏人人的习惯,大多数选择的都是第三种。
毕竟能来这里留学的,基本上都是不差钱的家庭,当然也有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的。
一般的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来到国外都会努力学习。
但是二般的学生也不会少,他们到哪都一样,出来也就是换了个地方玩。这部分人,咱们就不用介绍了。
反正目前王欣然班里的这三个华夏生,学习还都不错。王欣然反而是那个最差的,但她很努力。
王欣然家里是做生意的,爸爸生意做的很大,不过从小到大,王欣然见父亲的机会少之又少。
少到她经常连父亲长什么样都记不清了。
妈妈总是告诉她,父亲很忙,生意做的很大。
说的多了,她也就信了,毕竟妈妈不会骗她。
妈妈一直居家,专心照顾她,家庭来源一直靠父亲,这次他出来,也是父亲同意后,拿钱叫她出来的,关系还是父亲找的。
但这次回款延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几次问母亲,母亲总是吞吞吐吐的也说不清楚。
王欣然并不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也许是父亲遇到了困难吧?反正一切都会好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程程给欣然送到教室的,让他背着去吃饭,他自问没有那个体力。
颜卿也拿着饭盒回了教室,三个人一起吃的。
叶帅来的时候,看到这个情景就走了,王程程上前攀谈,叶帅回了几句,不知道聊啥?也就告辞了。
王程程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问王欣然。
“然然,你上次说,和你一起租房子的两个人都要走了是吧?”
王欣然点头,不知道王程程问这个干嘛?
王程程看向颜卿:“小卿,你不是也想换地方吗?咱们干脆一起搬过去得了,她住的地方离学校近。”
来了,谢谢大佬们的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