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翻身,架床连接处便发出细弱的嘎吱声,虽不至扰人,听着确实不舒服。
她便不敢再翻,怕又影响下铺的钱熙程。
……
她不记得几时睡着,次日唤醒她的反倒是早起的钱熙程。
徐方亭一看时间,还没够六点,难怪她没法自然醒。她跟在钱熙程后边起来,成为第二个走出宿舍的人。
钱熙程比她矮半个头,教室座位在她前方。
徐方亭也仅是知道她的名字,还从未叫过人,就像那天的另一个女生,宣洁,也是如此。
无论在教室还是宿舍,一到下课时间,别的班级闹嚷嚷,而复读生所呆的地方安安静静。
同窗情谊仅有一年,缺乏朝夕相处的感情基础,同学之间陌生而拘谨,唯有学习能缓解无话可说的尴尬。
徐方亭仿佛回到刚做小阿姨那段时间,周围没有可以倾诉的人,每天像独行侠穿梭。只是那时还可以玩手机解闷,现在除了背书还是背书。
复读像一口盖子,闷住了她们的生活。
暑假补课没有假期,徐方亭到校跟徐燕萍报平安后,便将手机锁进储物柜,平时用电池续航能力较好的mp3练听力。
mp3里面海量的材料也是谈韵之帮她整理好的,足够使用一年,不然她家没有电脑,增删一次资料十分困难。
开学后,学校对所有考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徐方亭刚巧踩到参考往年上线率划出的一本线。
她离开学校两年,又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复习,能取得这个成绩已经很欣慰。
她用记号笔在便笺纸写上“加油!勤!”,勾边强调,然后贴在床头墙壁,每晚打手电开夜车,电筒光最后打过的地方一定是便笺纸。
远离手机的日子,下铺钱熙程无意中变成了她的闹钟,“多亏”学校的架床不太结实,随便一动就能将“床友”摇醒,她得以每天跟在钱熙程后面出门。
钱熙程从来不等她,她也没硬凑上去搭话。
她们唯一的交流是在排队洗澡,一人问“有没有人要洗澡”,另一人可能会答上一句。
室友间仿佛七年之痒的夫妻,可以一天不跟对方说一句话,却依旧觉得再正常不过。
这年的教师节落在星期天。
舟岸一中采取每周日半天假,月底2天假的放假模式,徐方亭正好趁周日到校门口奶茶店,花1块钱给手机充了1个小时的电。
然后她才开机。
徐方亭隐约记得手机应该已欠费,准备借奶茶店wifi缴费。
话费一查,还剩一百多,月初有人给她充了100。
徐方亭不疑有他,点开谈韵之的聊天框。
亭:「小东家,是你给我充的话费吗?谢谢了!」
谈韵之应该也刚吃完午饭,可能依旧坐在餐桌边玩手机消食,姿势必然还是那样,一手抱腰,一手举着手机,反正从不会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