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三章 凡尘
第(2/2)页

无论是诸持节都督,还是龙骧、征掳、骠骑等各大将军,皆是整齐划一拱手抱拳,朗声道:

“谢主隆恩。”

话毕。

却是昂然矗立。

并未有一人坐下。

军人傲骨。

理应如此。

华帝再次唤起跪拜的诸臣,开始了今日有四人被赐座的“特殊”朝政——

一论苍生社稷。

二论边关军防。

再论国祚方熙。

高坐在至尊之位上的华帝看着这群能言善辩的能臣,心里却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

倘若把这满朝文武济济一堂比作灿若繁星的话,那么在这繁星之上,还有一人可视作那最为璀璨耀眼的一方银河——

此人毋庸置疑便是坐镇帝国西北门户的、华国军中第一人,帝国大元帅杨彦启。

隆重介绍一下主角之父——

杨彦启,字守仁。年少成名,出道即巅峰。不同于其他名将大大小小无数战役未尝败绩,这一位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用了一战便将个人声誉推至了顶峰。

这一战便是十三年前举世震惊的瑶台山一役。要知道烽火不绝的边关咽喉瑶台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正是由于这位横空出世的英少年“一战而定天下”后,从此帝国的西北三郡再不受外族一蹄之祸,几百年的北方边关祸患竟是彻底革清。

那一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杨守仁拜了历朝最高军衔的“大将军”,华帝甚至认为远远不够,还破了先例对其往上追封了大元帅。

封无可封。

威盛一时。

每每回首那段不可思议的战事,华国朝中大臣皆是心神往之。

军中无数兴起的后辈之秀从此也不再迷信那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理由很简单:如果打一百场胜仗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话,那这一百场胜利的意义何在呢?恐怕再好战的民族也不会渴望一场接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

一场瑶台山大战役之后,各地思想格局也悄然随之发生了改变。毫不夸张地讲,如今华国出现如此繁荣的盛景,那一位至少得有一大半的功劳。

退朝之后,大貂寺曹洪顺按圣上吩咐分别留下了臣相陈秋和大国师夏赟,以及今日早朝被赐座的四人移步御书房。

在场六位重臣俱是神情严肃。

“陛下,一定要离开吗?”耄耋之年的监正大人周正渊忍不住发问道,不敢问出的下半句是:还是为了那个什么“长生不老”的狗屁秘密吗?

华帝端起一杯清茶,微闭眼。

“嗯,明年开春之后就由太子监国吧。”

“陛下!万……”秦汉、魏晋同时发声。

就在“万万不可”四字未落之时,老太傅孙德龙向这二位后生示意摆了摆手,转过头去,对华帝一字一句颤抖地说道:

“如今天下太平、海清河晏,皆是陛下的文治武功,举国上下无一不臣拜叹服于陛下的英明神武,但正所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治世之下,高枕无忧之际恰是最为危险致命的关头,敢请陛下三思前朝的天启之灾啊!”

华帝突地睁眼,向来平静如水的脸面上竟是隐隐有了一丝怒气,道:

“朕意已决,此事不必多言。人间俗事就放手交给年轻一代去做吧。”

所有人都不敢作声了。他们深知这位皇帝陛下并非独断不进言之人。这么多年来罕见地撂出这么一句强横的话语,显然已是怒无可遏了。

华帝深呼吸一口,深意盯了一眼多智近妖的年轻臣相陈秋,再次闭眼,淡淡说道:

“北方军营回报了,说是那杨家嫡子虎魂咒会在近日发作了。臣相以为当如何?”

陈秋双手抱拳恭敬道:

“回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

“羯国魂殿,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时光继续飞奔如脱缰野马。大华宫宣政殿外的坍墀之上,似有无意微风吹过,撩动起了凡尘。

第(2/2)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画上三千蓝色画吧韩三千迪斯科三千怎么画废画三千 印章玩家废画三千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3366洛尘我的抗战有空间乘风万里快穿:那个炮灰我穿过顾陌智脑带崽种田:亡夫归来宠翻了身边人都是满级大佬,这仙能修?穿书之逆转乾坤无敌天帝踏万界星辰大远航荒年福满仓,病娇侯爷缠不休三起三落娱乐圈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官场从秘书开始镇国神婿穿越七零:娇妻手握橱窗系统张小曼洛尘一簪渡长生吴云肖雪燕穿书八零,娇软美人改嫁冷面糙汉赢麻了在六零当神仙的那些年侦查在深入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杀手女仆与废柴的我